小满至 养生始 | 养生学会这样做

发布时间:4个月前


夜莺啼绿柳,皓月醒长空。

最爱垄头麦,迎风笑落红。

 

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据历书记载: “斗指甲为小满,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,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,故名也。小满节气处在春夏相交之际,它既有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,又有夏天多雨热烈的特点。此时,自然界阳气开始充实,达到小满的状态。但因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,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,体内湿气会增加,情绪也易变得烦躁。故人们应该抓紧时机养生,让身体的气血也达到小满

 

 

养生要点




01

清热利湿,健脾养胃



小满节气雨水增多,暑热始显。

暑、湿气候的影响易致脾胃正气不足,胃肠功能紊乱。且人们夏季喜食冷饮,湿气侵入人体,同时外湿易于入内,使水湿固脾,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泻等。故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、利水渗湿为原则,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,有利于行水利湿。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,故日常需多注意清热利湿、清暑化湿。

02

心神:养护心阳,宁神定志



小满气候闷热,容易让人产生内热,在内热、外热交加的情况下,人们容易出现心火旺盛的症状,如口腔溃疡、小便热痛、便秘、心烦易怒等。心与夏气相通应,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,日常生活注意养心。保持心情舒畅,心态平和,宁神定志,神静心安。少食冷饮等过凉之物,因夏季阳浮于外,阴蛰于内,过量食用冷饮祛暑反而易伤及自身阳气。

03

饮食:忌生冷厚腻



小满时节虽然气温渐高,但是万万不能贪食寒凉而伤及阳气,小满时节也是湿气始生之时,此时若饮食肥甘厚腻,在即将来临的长夏季节则会多发湿疹等湿邪所致疾病。煎烤烹炸各类肥甘厚腻加上冰镇啤酒,是健康大忌。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,常吃具有清利湿热、养阴作用的食物,如赤小豆、薏苡仁、绿豆、冬瓜、黄瓜、黄花菜、水芹、荸荠、黑木耳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西瓜、山药、鲫鱼、草鱼、鸭肉等。

04

推荐运动:八段锦



八段锦动作一般比较舒缓,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。练习八段锦可以调节精气神,缓解疲劳,放松身心,强身健体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若没有充足的时间,八段锦可以选一至两段进行锻炼。如小满时节心脏为夏季主令,心火偏旺,可多练习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式,以清热降火;脾胃虚弱的人群,可以经常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式,可健脾和胃。

05

穴位保健:常按三穴



·足三里

"三里"是指理上、理中、理下。胃处在肚腹的上部,胃胀、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"理上",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;腹部正中出现不适,就需要"理中",只用往内按就行了;小腹在肚腹的下部,小腹上的病痛,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,这叫"理下"。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,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。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。

简易取穴法:在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(外膝眼)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。

·丰隆

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,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,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。

简易取穴法:仰卧或正坐垂足,在外膝眼(犊鼻穴)下8寸,即外踝最高处与外膝眼联机之中点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取穴。

·承山

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祛湿要穴之一,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,排出人体湿气,同时也是治疗小腿痉挛、腿部转筋、脱肛、痔疮等病的常用效穴。

取穴:位于小腿后面正中,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,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。

06

中医外治法推荐:脐灸



脐灸是在肚脐(神阙穴)上行艾灸治疗,利用肚脐的皮肤薄,敏感度高,吸收快的特点,以及通五脏六腑,联络全身脉络的功能,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,透入肌肤,刺激组织。

适应症:

1.消化系统疾病: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、乳食不化、恶心呕吐、腹痛便溏,不思饮食、虚寒泄泻等。

2.呼吸系统疾病:外感风寒导致的咳嗽、哮喘、支气管炎等肺气较虚的疾病。

3.妇科疾病:痛经宫寒、小腹冷痛、冲任虚寒、瘀血阻滞证、妇女崩漏等。